党的建设

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全力推进创新

文章来源: 发布于:2024-10-16 点击:153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,“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。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,推动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以高技术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。”可见,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,这里不仅包括技术创新、业态模式创新,也涉及管理创新、制度创新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,紧紧扭住创新这个“牛鼻子”,全面推进创新关键环节建设。

夯实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基础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,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聚力推进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,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创新,而是主要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基础科学突破、前沿技术创新。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求不来、讨不来的,必须强化基础研究,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。要强化基础研究布局,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,强化国家实验室体系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优化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布局,实现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、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均衡发展,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重大科技创新,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难题。加强基础研究投入,稳步增加国家财政资金投入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,设立科学探索风险基金,鼓励社会力量进行科学捐赠,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,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。加快构建基础研究骨干网络,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,科学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,打好科技仪器设备、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,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。

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创新生态。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,载体是产业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展新质生产力;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近年来,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,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速甚至部分领域实现换道超车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良好基础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,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,聚焦发展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重视布局量子应用、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,大力鼓励与扶持科技型骨干型企业快速发展。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建立机会公平、规则公平、权利公平的政策制度,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重大顶层设计、重大决策,有组织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,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、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。建立市场化创新投资引导基金,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、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,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,充分发挥市场对先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作用,更好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。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建设,完善推动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激励办法,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,建立健全企业、政府、高校、社会等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,积极推动中试资源共用共享,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,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,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。

壮大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,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。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,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。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,谁就拥有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主导权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,“建立科技发展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,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,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”。壮大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,要走好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,发挥高校特别是“双一流”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,聚焦文史哲、数理化、物地生等基础学科建设,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,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,持续优化人才选拔、培养、评价模式,源源不断地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,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,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。坚持从国家重大项目担纲领衔专家中推荐一批战略科学家人选,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,在重大项目资源分配等方面对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倾斜性支持。鼓励建设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多学科交叉大团队,大力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骨干科技队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一批急需人才。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,实行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,探索建立协同合作的国际引才体系,不断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,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、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、科技领军人才,大力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,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、创新要素为我所用。

深化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。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,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。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通过改革破除一切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更好发挥好制度、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。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,把科技管理职能从经费管理、项目管理等具体事务中分离出来,更加聚焦顶层设计,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服务,更加突出基础研究领域、交叉前沿领域、重点领域前瞻性、引领性布局,更加强化监督检查问效。同时,不断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管理,着力提升科技行政管理水平。健全分类评价体系,突出质量、实效、贡献评价导向,开展层次化、差异化评价。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,根据不同项目类型,基础研究项目更加突出代表性成果、突出长周期评价,应用研究项目更加突出实际贡献和具体效果。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,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,更加突出经济社会效益,不单纯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指标;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影响。构建良好创新生态,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,给予高校、科研院所和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创新主体松绑减负,赋予科技人员更多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,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,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。同时,大力弘扬追求真理、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,完善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,设立市场引导风险基金,支持科研人员积极开展自主探索研究。

返回